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25-04-25 22:58:41来源:欧宝官网app客户端下载【打印】
——这是采访了行走汉中餐饮江湖60余年,被誉为当今“汉中第一名厨”,如今已76岁的曹永胜先生之后,对这位汉中餐饮界公认的一代宗师和陕菜泰斗级人物,深感敬佩的我,突然从心底冒出来的本文大标题。 曹永胜祖籍河南温县。1943年,由于受灾和战乱,曹永胜的爷爷曹子必带着伯伯曹贵、父亲曹德成等家人,离开河南老家外出逃难,沿途到郑州、洛阳给私人饭馆打工学厨。1944年3月经工友宋福山介绍来到西安,先后在西安民族饭店、西京饭店、大华饭店从厨学炒菜约两年。在西安学徒期间认识了河北保定餐饮老板高大鹏和几位“厨把式”后,在高大鹏积极倡导和牵头下,在曹永胜的父亲曹德成等几位河北、湖南、河南、四川等地“厨把式”的参与下,在四川绵阳城内创办了五味居酒楼,生意很是兴隆,颇受好评。 1949年秋季,由老板高大鹏同大家商量同意后,酒楼停办向东迁移来到汉中避难,大家分别在汉中的一些食堂、酒楼、面馆、餐厅打工帮厨为生。1952年由高大鹏老板建议下,在汉中团结十字与东市场口租房恢复了五味居酒楼,老板高大鹏投资多为大股东,另外的股东有曹永胜的父亲曹德成(夫妇)等5位“厨把式”。 曹德成(夫妇)等5位“厨把式”从汉中本地民间传统菜入手,依托川、陕、豫、淮、湘和汉中当地经典菜品及烹饪技法,打造了突出汉家特色代表性的经典菜品,有各类地域特色菜品40多种、小吃品种30多种,各种时令冷菜卤味30多种,使得当时的五味居酒楼在汉中颇有名气,深受达官贵人商人及外地来人的称赞,极具影响力,一直红红火火地开到1956年公私合营,高大鹏、曹德成(夫妇)等所有人都分流安排进几个食堂饭馆从厨。 曹永胜的父亲曹德成被安排到汉中饮食服务公司新华食堂(北团结东门桥十字)炒菜,担任部门副主任;1970年调北大街旅客食堂(岗位同前);1979年人民饭店开业,调人民饭店卤味部工作任副经理,从事各类卷饼及卤味品制作,至1987年退休在国营汉中市第一饮食公司。 曹永胜的母亲张素兰,被安排在汉中北街口第三食堂,从事白案面点厨师工作;1969年调东大街三八食堂,从事白案面点的包子饺子等面食品种制作;1972年,到火车站的车站饭店,从事白案厨师工作至退休,属国营汉中市第一饮食公司退休职工。 在1963年7月省财贸工会举行的技能大赛中,曹永胜的父亲曹德成(汉中五味居创始人之一)参加前厅服务端冷拼24个和热菜做炒鳝鱼丝、汉中过油肉,双项荣获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曹永胜的母亲张素兰参赛白案组包小笼包子、水饺,获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夫妻双双获得表彰奖励。 再说解放后在西安打工从厨的曹永胜的爷爷曹子必,1955年回河南老家后,1958年在公社食堂从厨当炊事员等。 1949年5月出生的曹永胜,由于从小受从厨的爷爷和父母辈的烟火气息浸润熏陶,以及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加上小时候家境比较贫寒,为了能吃饱饭,在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的1964年,年仅15岁的他选择当一名厨师。自此,从曹永胜的爷爷和父母到曹永胜,曹家成为“三代从厨”的“厨师世家”。被分配到汉中饮食公司的曹永胜,先后在国营小吃店、国营实验食堂,国营食堂工作,从事白案、冷卤、烹饪岗位工作,1973年担任国营食堂炒菜部负责人。 曹永胜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汉中有一批名师,如贾国安、赵金碧、魏福安、李兆友、杨贵元等名厨,在汉中烹饪界一向享有盛誉。曹永胜作为一个新进的小字辈,在他们的影响和培养下,坚持勤学苦练,加之利用工作出差、外地交流等机会,先后在上海绿波浪餐厅、上海金门酒店、南京金陵饭店、杭州楼外楼、四川成都饭店、重庆饭店、西安人民大厦、北京人民大会堂等餐饮行业交流学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练就了扎实的烹饪功底。经过多年的艰苦磨炼,技术上全面进步。当时还很年轻的曹永胜,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无论对热菜、冷卤和面点,不时还有一些独立思考后的新想法,常产生跃跃欲试的创新冲动,也经常受到老师们的提携和夸奖。聪明睿智、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打心眼里热爱烹饪餐饮工作的曹永胜,终以精湛的厨艺和卓越的成就,成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汉中烹饪餐饮界的一代宗师。 曹永胜在学艺工作期间,因其踏实、勤快、悟性高,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就已成为汉中餐饮行业的技术骨干。练就了一身精湛厨艺的曹永胜,不断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1978年,工作表现优秀、经验比较丰富能力强的曹永胜,被抽调参与人民饭店筹建工作,开业后在炒菜部工作兼饭店工会主席;1982年在人民饭店汉中首届烹饪中心工作任负责人,担任人民饭店业务科科长;1986年在第一饮司车站饭店任副总经理、党支部委员;1989年3月至1993年5月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工作为党支部委员;1993年5月在人民饭店任副经理;1995年5月至1996年5 月参与金江大酒店筹备工作,1996年5月任金江大酒店餐饮部经理,2002年1月任金江大酒店办公室主任。2009年6月退休后,任金江大酒店高级顾问;2013年6月至2018年8月,任汉中紫晶大酒店总经理等。 1987年11月参加全省高级厨师技术比武,曹永胜获得了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令业界刮目相看。曹永胜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级技术比武,又获了大奖,心里自然十分高兴,学习劲头更大了,力争攀登行业高峰的信心更足了。 随后,由陕西省商务厅推荐组建陕西省烹饪代表队,参加1988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烹饪技术大赛。当时参加比赛的有31个代表队203名选手,项目有热菜、面点、冷拼、雕刻,经过9天时间的多轮次激烈角逐,曹永胜为陕西省赢得了一枚金牌和一枚铜牌,终于实现了陕西省在全国比赛中“金牌”的“零的突破”,这也是西北五省唯一的一枚金牌,难能可贵。 为此,陕西省烹饪代表队在北京还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名单略)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这一令人大为震惊和欢欣鼓舞的消息很快就传回省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 ▲1988年5月7日在北京国际大酒店举行全国第二届烹饪技术大赛开幕式参赛代表队入场,右1曹永胜、右2郑新民 ▲1988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现场,国家商业部原部长姜习向曹永胜颁奖时与曹永胜亲切握手交谈 ▲1988年5月,汉中市委书记赵世居、市长张宝庆(后任陕西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到汉中火车站迎接曹永胜获金奖归来 陕西省烹饪代表队回到西安后,在陕西省商务厅当即召开的专题汇报会上,“破冰”功臣曹永胜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奖励;1988年6月,汉中市为此专门召开了庆功表彰会,行署专员张宝庆亲自为曹永胜题写了“世代佳厨”牌匾,汉中地委派人送来了一幅题词为“厨星光辉振奋秦汉”的墨宝,并为曹永胜晋升了两级工资。堪称风光无限、无尚荣耀、大放异彩!那一刻,曹永胜的名字响彻三秦大地,他成为了陕西烹饪界的一面旗帜。然而,他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而是将这份荣誉化作前进的动力,继续在烹饪的道路上追求更高的境界。 ▲1997年陕西烹饪大赛颁奖授牌曹永胜与时任陕西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张宝庆合影留念 此后,在全国全省各种烹饪大赛中,经曹永胜指导研发的菜品薇菜里脊丝、珍珠鱼、双色珍珠鱼丸、金玉满堂、茄汁杨梅、汉莲酥、贡米杨桃等几十个品种,由于选菜准确、用料讲究、大胆创新,多次获得特金奖、金奖、银奖等奖牌,有力地丰富了汉中菜品的品种,提高了汉中菜在陕菜中的地位与影响力。2020年曹永胜参加了汉中汉家菜(包括汉家宴)的挖掘整理和《汉家菜烹饪技术规范》的主导编撰和制定,发挥了重要带头作用。 ▲1990年曹永胜在芬兰赫尔辛基商学院进行中国饮食文化菜品小吃培训时的照片 1989年3月,曹永胜被中国外交部选拔借调到驻芬兰大使馆工作,在那里主厨4年之久。在芬兰期间,曹永胜还致力于饮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为芬兰商学院举办了“中国菜肴烹调”讲座授课,先后培训过200余人,壮大了在海外做陕菜的厨师队伍。 ▲1991年曹永胜在芬兰赫尔辛基商学院进行中国饮食文化菜品小吃培训时的照片 由曹永胜设计主厨的中芬建交四十周年盛大宴会,他利用当地食材开发设计创新菜品,用中国餐饮文化的特色,调味差异,现场制作酱烧海参、糖醋里脊、菊花鱼、清炒鱿鱼、煎鱼柳、炸鱼排、怪味鸡、宫保鱼丁、蝴蝶冷拼等一道道美味菜品,让每位大使和贵宾们赞不绝口,受到芬兰总理、议长、大使们的高度赞扬。当地杂志、报纸竞相报道,成为当地的美谈。可以说,在芬兰四年,曹永胜的中国陕菜文化使者的角色十分出色。 还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到芬兰访问,乔宗怀大使设宴接待,曹永胜用陕菜果仁虾球、煎鱼扇、酸汤水饺招待,杨振宁先生感慨地说,这是他在芬兰吃到的最正宗的陕西菜。杨振宁、杜致莉夫妇十分高兴地与曹永胜合影留念。 在驻芬兰大使馆工作期间,曹永胜还应邀到瑞典、丹麦、莫斯科使馆交流烹饪技术,增进了外国友人对中国餐饮文化的了解,受到欢迎和好评。 在曹永胜已经退休后的2011年8月,汉中市外事办公室还特地选派曹永胜作为汉中代表团主要成员,犹如传播陕菜文化的使者一般,去日本出云市进行餐饮文化交流。考虑到这是向外界展现汉中餐饮文化的一个大好机会,同时也是与日本友人交流切磋、增进技艺的良好机遇,曹永胜欣然领命,带着徒弟,踏上了出访日本出云市的征程。 回想当时的情况时,曹永胜说,老实说,我当时不是没有压力,承担这个任务后,我一个月内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一是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日本饮食上的习惯及日本饮食文化,组织调配汉中优质食材;二是要全面深入地研究它们的风味特色,精心设计菜品,为此下了很多苦功夫。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日本出云市举办宴会两次近20桌,曹永胜用汉中食材设计了魔芋素参、菊花鱼、鱼香魔芋、鸡汤魔芋面、三色蒸饺、黑米八宝粥、酸辣魔芋等菜品,受到出云市长及议员们的高度赞扬。 在日本开展餐饮文化交流16天,达成目标归来后,日本出云市长给市外办及曹永胜本人寄来了感谢信及光碟,信中对汉中、以及汉中餐饮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汉中代表团一行表示感谢。并对汉中食材风味特色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给予了高度评价。曹永胜以自己的平生所学,不辱市上重托,留下美好印象,为汉中与日本出云市友好往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出生于厨师世家的曹永胜精通陕菜,旁通各大菜系。在他从事烹饪餐饮一个甲子年里,凭借卓越的烹饪技艺和德艺双馨的人生楷模,成为汉中餐饮界一代宗师的陕菜泰斗级人物,书写了汉中陕菜的传奇,也薪火相传匠心不改地培养了大量的后备人才。曹永胜大师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做出的重大贡献,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汉中菜在陕菜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为陕西汉中菜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陕菜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出生厨师世家的曹永胜从厨60年的传奇人生,凭借出类拔萃的卓越技艺,成为陕菜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曹永胜说,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几十年的餐饮生涯中,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把技艺传承下去,培养一支匠心精神过硬和薪火相传匠心不改的厨师队伍,丝毫没有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培养一大批陕菜厨师中坚力量,大幅度提升汉中餐饮市场的知名度。 自1982年起,曹永胜被市职高聘为烹饪老师,参与培训、编订教材等工作。还成立了全市首家烹饪培训中心,先后为汉中餐饮企业、405厂、装备机械行业等单位,培训了许多名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并亲自操刀组织了两次汉中烹饪大赛,为挖掘培养新一代厨师,做了大量的工作。退休后,他仍然坚持出席各类餐饮文化交流活动,在交流中传承和学习厨艺。他将做菜上升到一种艺术境界,讲究用心、用情、遵循道法自然。他师古但不守旧,循规更注重创新。他多年的厨道感悟是人品第一,其次才是菜品。他认为,厨师行业讲究“五勤”,即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 他还认为厨师的定位应该叫“烹饪探险家、烹饪发明家和烹饪艺术家”,要想修成大师,必须有创新精神。很多人慕名前来拜师,但他选徒弟有严格标准,首当其冲人品要好,人品如金。曹永胜将毕生所学倾囊授予学生,为其提供交流、参赛的机会和平台,帮助设计研发菜品。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在曹永胜以匠心精神悉心培养的数十名徒弟中,王洪忠,李军,赵建利,张亚飞,张友军、宋亚峰等,分别在汉中五味居、汉中鲜味人知、汉中茶食园、汉中煌宴楼、城固赵记酒家、城固荷花园酒店等餐饮名店担当大任。刘杰、邵勇、燕正强、刘腾等都创办了个人的餐饮企业。 譬如刘腾创办了汉堂小舘餐饮公司旗下有汉堂小舘两个店,效益好,有员工60多人。其他的还有一些徒弟在汉中各地、四川等地创业干餐饮企业,干得很出色。曹永胜大师的10多名徒弟,已获得“国家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国家名厨”“陕西烹饪大师”“国家考评员”“中烹裁判员”“国家职业鉴定考评员”等技术职称和称号,一些徒弟参加全国、省、市烹饪比赛,多次获奖。 曹永胜大师的不少徒弟出师也带了徒弟,上百名徒弟在当地和省内外餐饮界慢慢的提升,发挥着聪明才干。长期以来,曹永胜还多次担任中、省、市烹饪大赛评委、组长。每次比赛前都要精心培训本地的参赛人员、选拔菜品、制定标准,把每次比赛都当作一次提高厨艺水平的实战演练。 ▲2006年在人民大会堂颁奖现场曹永胜代表汉中金江大酒店领奖“全国餐饮优秀企业”奖。 2009年5月退休后,宝刀未老的曹永胜应邀担任金江大酒店高级顾问,继续为酒店宾馆和餐饮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2013年6月因酒店调整,他主动离开金江,又应邀担任了汉中阳辉医药集团紫晶时尚酒店总经理,直到2018年8月辞任,始终没离开宾馆与餐饮业,一直发挥着光和热。 不愧为一代宗师的汉中名厨委主任曹永胜,在重点负责备战2016年第26届中国厨师节及陕菜烹饪技术比赛工作中,为在这次大赛中创造好成绩,他鼓励中青年厨师热情参加,现场点评培训,激发青年厨师的行业荣誉感。结果在这次大赛中,汉中市代表队取得了骄人的好成绩,在本次比赛中,对陕西省共设金牌78枚,汉中市一举获得34枚金牌,居全省地市之首,汉中市让人意想不到的又爆了一个大冷门! 德艺双馨的曹永胜大师在退休后的这些年里,一直宝刀不老地活跃在汉中宾馆和烹饪餐饮界,兼任了两届汉中市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及名厨专业委员会主任。如今又担任了协会第四届监事长,同时还继续带徒、言传身教、发挥余热、倾注真情,培养餐饮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指导行业专业培训和比赛,应邀到各县指导宾馆餐饮业务,致力餐饮文化传承,薪火相传地提携后辈,倾囊相授“传帮带”。 常年行走在汉中餐饮江湖烟火食光中的一代宗师曹永胜,在他六十余年的饭店餐饮生涯中,先后担任全国烹饪技术大赛北京区第六、第七届评委,陕西省烹饪大赛第四、五、六、七、八届评委,陕西省汉中市烹饪大赛第一、二、三、四、五届大赛执行评委,陕西省汉中市电视大赛第一、二、三届执行评委,陕西省汉中市首届面皮大赛第一、二届执行评委等。 成就斐然的曹永胜先后荣获汉中市中餐厨师比赛第二名,全省高级厨师选拔赛荣获第二名,全国第二届烹饪技术比赛荣获个人金奖、铜奖各一枚,荣获中国烹饪大师金厨奖,中国陕菜伊尹成就奖,中国陕菜突出贡献奖,中国十四届西部商品交易大会授予西部名厨奖,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陕菜杰出贡献奖,国际美食之都特殊贡献奖,大匠传承奖等,获奖多的不胜枚举。曹永胜还被收录进《当代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名人名厨》《名厨大典》等典籍书中。 曹永胜大师发自肺腑地说,厨师是个良心行业,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餐饮文化最主要的就是区域差异,既要继承传统,还要推陈出新。协会会利用汉中食材优势,不断研发差异性菜品,把汉中食材推向全国,把汉中陕菜(汉家菜)推向世界。当今已进入老年社会,他建议中老年人定要注重四季饮食养生,依据自己身体健康情况,选择季节性强的新鲜食材,宜食用清蒸的菜品和粥类、汤类、鱼类,适当吃一点动物性脂肪蛋白,对中老年人的心脏亦有裨益。 当问到曹永胜在汉中宾馆餐饮业砥砺前行61年的最大感受是啥?他还是朴素无华的那句话:“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我在汉中餐饮上做出了一些为人称道的成绩,那么我依靠和恪守的也就八个字:“热爱、执着,创新,勤奋”。 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我本人潜心学习钻研外,与各级领导的关怀爱护和培养也是分不开的,在此借中国陕菜网这个陕菜产业文化传播大平台,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希望汉中饭店宾馆餐饮业的后来人,都能像我们这些先行者一样,更加热爱这个行业,兢兢业业,不断钻研,虚心学习,精益求精,不计得失,成长出更多名满天下的烹饪大师,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刷新历史,为汉中餐饮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使我们汉中餐饮文化在陕菜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中大放异彩,共筑辉煌人生之梦!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相关转载内容只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中转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归该权利人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编辑 骞哲主编 安娜 审核 邱泽轩图片来源 田建国 曹永胜如需转载本文 请后台联系告知 指导单位: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中国食文化研究会、陕西省食品协会、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陕西旅游住宿业协会、西安旅游协会、北京陕菜协会 联合运营:陕西省面食产业发展促进会、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菜学院、陕菜研究院、陕菜供应链研发中心、陕菜文化研究会 战略合作:红餐网、成都海名会展有限公司、陕西广播电视台《好管家》栏目、成都餐饮同业公会、中国精品酒店联盟、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 |